热门标签:
首页 > 常识 >

国破山河在下一句诗句(春望杜甫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06 09:17:29    
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
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
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——杜甫《春望》



这是一首杜甫的诗作,他的诗风向来是忧国忧民的,所以这首诗读起来会有一种凄苦的伤感。在这首诗里,杜甫将个人命运、家庭命运和国家的强衰紧紧联系在一起。写出了让所有读者都能够感受到的深沉的爱国情怀。

现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大意:

长安沦陷,国家破碎,只有山河依旧;春天来了,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。感伤国事,不禁涕泪四溅,鸟鸣惊心,徒增离愁别恨。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,家书难得,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。愁绪缠绕,搔头思考,白发越搔越短,简直插不了簪了。

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,正直安史之乱,那时的杜甫只是一个小人物。叛军纵火焚城,繁华壮丽的都城变成了废墟。杜甫将妻儿安顿好之后,独自一人赴灵武,不幸途中被叛军俘虏,押送长安,但叛军并没有囚禁他,而是完完全全的忽略了他。

杜甫曾在安史之乱前就寓居长安,它见证了长安城的繁盛,然而,现在的长安城如废墟一般,满目苍凉。杜甫不禁触景伤怀,从国家的危难,到老百姓在离乱中的遭遇,它真实地记录下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,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诗。


下面,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篇。

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”

山河依旧,可是国都已经荡然无存,乱草丛生,林木荒芜,一派萧条。昔日的长安城鸟语花香、百姓安乐,但现在那种景象已不复存在。一个“破”字,给人重重的一击,读者可以从这个“破”字里,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悲痛之情。有国才有家,现在国没了,家在哪里呢?

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”

春天的花朵是娇艳动人的;春天的鸟儿是欢呼雀跃的。但在这战败的时局里,嗅到的花香,听到的鸟语,会让“我”更加伤怀,更加痛苦。

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”

战火已经连续不断的进行了一个春天,仍然没有结束。“我”流落被俘,家里妻儿已经好久没有消息了,至今生死未卜。一句“家书抵万金”饱含着多少心酸和深沉的思念啊!

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

现在国愁家忧一同涌上心头,不觉青丝已经变成白发,日夜焦虑,头发也随着越来越少,竟然连发簪也插不住了。


一句句悲悯忧国的诗句,让人顿觉阵阵悲痛,让读者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诗人那种伤时忧国和思念家人的情怀。

不禁想到近日在俄乌冲突中,乌克兰禁止18至60岁男性居民离境,他们将作为后备军参加此次战役。这样的的决定不免会有因战争而导致妻离子散的情况发生,也许这一别就是永别。然而,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家的不安定。

反观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生活,不禁感慨万千。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,人民幸福、祖国昌盛。正是因为国家的强大,百姓才过上了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,值得珍惜、值得守护。

下面,让我们再来诵读一遍这首《春望》,用这首诗时刻警醒自己,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。

春望

唐·杜甫
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
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
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
相关文章